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者的眼轴通常比正常人长,眼球结构被拉长后,视网膜会变得更加薄弱,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黄斑劈裂或黄斑出血的情况。
数据显示,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0倍左右。一旦视网膜脱离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2.眼底退行性改变:
高度近视常伴随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萎缩性变化,医学上称为病理性近视。这种情况会使中央视力逐渐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中心盲点。
研究表明,约1%-3%的高度近视患者在40岁后可能发展为不可逆的眼底病变。
3.青光眼:
高度近视与青光眼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近视者的视神经结构较薄弱,更容易受到眼压波动的影响,从而增加青光眼的发病风险。
有研究指出,高度近视患者发生青光眼的概率约为正常人的6倍。如果未能早期发现并治疗,可能造成视野缺损甚至视力完全丧失。
4.白内障:
高度近视人群发生白内障的年龄可能较普通人提前,特别是核性白内障的风险更高。
临床数据显示,40岁以上高度近视者中,约有20%-30%的人会面临白内障早发问题。
5.玻璃体混浊:
高度近视者由于眼轴过长,玻璃体容易出现液化和后脱离,表现为飞蚊症症状。尽管多数飞蚊症是良性的,但也可能提示潜在视网膜问题。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眼底检查,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期近距离用眼,可延缓一些并发症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