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病因分析:
隐睾是由于胚胎发育期间睾丸未能从腹腔下降到阴囊内所致。
该状态通常发生在早产儿或低体重出生的婴儿中,发生概率约为3%至5%的新生男婴,但绝大多数会在出生后6个月内自行下降。
2.诊断流程:
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即可发现睾丸是否位于腹股沟或缺如。如果触诊不能明确,可借助超声检查定位;必要时还需进行磁共振成像或腹腔镜探查以判断睾丸具体位置。
3.潜在风险:
隐睾长期不纠正可能导致精子生成障碍,增加成年不育风险。
各种研究表明隐睾患侧未来发生恶性肿瘤(如睾丸癌)的概率升高3-10倍。
长时间停留在非正常解剖位置,睾丸易受损,可能出现扭转、疝气等并发症。
4.治疗方案:
若满6个月后隐睾仍未进入阴囊,需考虑手术治疗。推荐的方法是睾丸固定术,将睾丸降入阴囊并固定。此手术最佳时间为6至12个月之间完成。
如果睾丸位于腹腔深处且无法一次性固定至阴囊,可能需要分期手术。
对于极少数已退化失去功能的睾丸,可能需手术移除。
5.术后管理与随访:
手术后需定期复诊,监测睾丸是否维持在正常位置,观察发育状况。
孩子青春期后应进行生殖功能评估。若仅一侧隐睾,另一侧睾丸需特别注意保护。
及时干预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