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感染
病原体感染是外阴炎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细菌性外阴炎:多由大肠杆菌、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引起,是一种常见的感染类型。
真菌性外阴炎:通常为白色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外阴瘙痒、烧灼感及白色分泌物增多。
病毒性感染:例如疱疹病毒,可导致水泡和糜烂等症状。
2.过敏反应
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刺激外阴皮肤,引起过敏反应,进而诱发外阴炎。
使用含有香料或刺激性成分的卫生用品,如卫生巾、洗液和护垫。
一些避孕药具或润滑剂中的成分可能引发局部过敏。
3.不良卫生习惯
不适当的清洁方式或频率可能破坏外阴正常菌群平衡,增加感染风险。
过度清洁:频繁使用强碱性清洁产品会导致外阴皮肤屏障受损。
不良卫生:长期潮湿环境或不及时更换内衣可能导致病原体滋生。
4.物理刺激与外界环境影响
外界理化因素刺激也可诱发外阴炎。
穿着过紧或不透气的衣物会导致局部摩擦和湿热,加剧炎症发生。
长期坐浴或暴露于公共泳池中的污染水源可能增加感染机会。
5.其他因素
内分泌紊乱:如妊娠、青春期及更年期的激素波动,会改变外阴局部环境,对炎症的易感性增加。
系统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罹患外阴炎。
外阴炎的发生往往与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并注意观察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