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制定规律饮食计划
不规律的饮食常导致饥饿感增强,增加暴饮暴食的风险。建议将一日三餐固定在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并根据个人需求适当加入2~3次健康加餐,避免长时间空腹引发强烈食欲。
2.识别情绪性进食
暴饮暴食通常与压力、焦虑、孤独等情绪有关。研究显示,超过30%的情绪性进食者会因高压状态而选择高热量食物。可通过记录饮食日志观察是否存在情绪诱发的饮食行为,从而采取深呼吸、冥想或参加运动等替代方法缓解情绪。
3.留意食物选择
高糖、高脂肪食品容易引发暴饮暴食。需优先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鱼肉、鸡胸肉等,这类食物不仅提供持久饱腹感,还能够减少血糖波动,从而降低过度进食的渴望。
4.控制进餐环境
研究表明,分心进食可能使食物摄入量增加25%以上。就餐时应避免观看电视、使用手机等干扰因素,专注于咀嚼和品尝食物,以减缓进食速度并提高饱腹感的感知。
5.建立良好睡眠习惯
睡眠不足会导致饥饿激素水平升高,降低饱腹激素分泌,从而增加食欲。建议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减轻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6.寻求支持
部分个体的暴饮暴食可能与饮食失调有关,此时单靠自我调节可能难以奏效。数据统计显示,接受心理咨询、营养指导或参与专业支持小组的患者,其暴饮暴食次数平均可下降50%以上。
长期坚持科学的方法,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这一过程中需要重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协调,避免严苛的饮食限制,以免形成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