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人体生物节律:研究表明,3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需要通过足够的深度睡眠来完成大脑中毒素清除、记忆巩固以及修复细胞等重要任务。缺乏睡眠会导致精神不集中、记忆力衰退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2.健康条件相关性: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35岁人群的睡眠时间在7至9小时之间。如果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可能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而超过10小时的睡眠也可能与代谢问题及抑郁症状相关。
3.睡眠质量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时长,睡眠的质量也非常关键。35岁人群容易因压力、电子屏幕干扰或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出现睡眠障碍,这些都可能降低深度睡眠的比例,从而影响整体健康。
4.个体化需求:部分人可能对睡眠的需求稍低,例如有人在6小时内就能恢复精力,而另一些人则需要接近9小时才能感觉良好。这种差异受遗传和生活方式影响。
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临睡前使用电子设备都有助于改善和保障充足睡眠。睡眠不能忽视,其直接关系到身心状态和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