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摄入量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一次进食中摄入的食物量远多于同等条件下多数人通常会吃的量。例如,一个成年人一餐摄入了3000千卡以上,这已经大幅超出常规膳食热量需求(约2000千卡/天)。
2.进食速度过快。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进食,可能在20分钟内就摄入了需要40分钟或更长时间消化吸收的食物量。由于饱腹信号从胃到脑的传递有一定延迟,这种方式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过度摄入。
3.饥饿感并非驱动因素。不因生理饥饿而进食,而是受到情绪或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孤独)驱使,甚至在身体已经感到饱胀后仍然继续进食。
4.失去对食物的掌控感。无法控制自己的进食行为,即使身体反馈已经过量,也难以停止,伴随有显著的“失控”感。
5.引发身体和心理不适。过量饮食后可能出现胃胀、恶心、反酸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发愧疚、自责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加重心理压力。
长期暴饮暴食可能扰乱正常的饮食节律,增加胃肠负担,并显著提高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以及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情绪波动时用食物作为缓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