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人体的生物钟主要由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控制,它通过调节激素分泌来影响睡眠、觉醒和其他生理功能。当作息时间发生改变,例如从事跨时区旅行或倒班工作,生物钟会被打乱,需要重新与外界环境同步。
2.一般来说,生物钟每天只能逐渐向前或向后调整约1-2小时。如果跨越多个时区,比如乘坐长途航班,从东部飞往西部可能需要3-5天调整,而从西部飞往东部一般需要更长时间,可能达到7天以上。
3.年龄对生物钟调整速度有影响。年轻人由于褪黑素分泌规律较为稳定,调整速度可能会快一些。而老年人的昼夜节律相对脆弱,适应新作息的过程可能更慢。
4.日光暴露是加速调整的重要因素。早晨接触自然光可以帮助人提早入睡并早起,而夜晚避免强光则有助于推迟觉醒时间。研究表明,在新的光暗周期下持续保持规律的日常活动能显著缩短适应时间。
5.饮食和锻炼也会影响生物钟的重置。定时进餐和适量运动能够增强昼夜节律的信号强度,辅助其更快适应新作息。
生物钟的调整需要时间,应尽量避免频繁打乱作息,否则容易引发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并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