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成人每天建议的睡眠时长为7至9小时。10点至5点之间的睡眠时间共计7小时,属于推荐范围的下限。
2.睡眠周期通常由4至6个约90分钟的周期组成,每个周期包括浅睡、深睡和快速眼动睡眠。7小时的睡眠一般可以完成4到5个完整周期,有利于身体修复和记忆巩固。
3.早睡早起符合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大部分人的昼夜节律受光线影响,晚上分泌褪黑素促进入睡,清晨因阳光刺激逐渐清醒,这与10点入睡、5点起床的时间安排一致。
4.如果在5点醒来后无法回到睡眠状态,但没有明显的疲劳、乏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则可能是自然觉醒。这种情况并非异常。
5.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及情绪波动等问题。如果清晨过早醒来伴随焦虑、不安或倦怠感,需警惕潜在的心理或健康问题,如压力或失眠症。
6.年龄对睡眠时长有一定影响。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睡眠需求有所不同,老年人通常需要较少睡眠时间。对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7小时睡眠完全足够满足身体基本需求。
7.工作、生活习惯也会影响睡眠模式。如果早上的醒来时间能配合日常作息计划,例如上班或锻炼时间,则这样的规律并不是问题。
8.饮食、运动以及睡前使用电子屏幕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有规律的作息和健康习惯更有助于保障休息效果。
9.如果近期生活中出现了显著变化,如工作压力增加或健康状况改变,可能会短暂性影响睡眠模式,通常随着问题解决会自行调整。
10.建议通过观察自身的作息及精神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改变睡眠模式。在此期间可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如饮用咖啡因、酒精等。
只要没有出现持续的困倦感、不适或功能损害,不必对这样的睡眠时长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