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规律作息
每天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建议成人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如果有失眠或睡眠过多的情况,需要重点调整生物钟,避免熬夜和长时间卧床。
2.均衡饮食
饮食中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以及富含维生素B6、B12和叶酸的食物,例如绿色蔬菜、坚果和全谷物。这些营养成分可能与神经递质的平衡相关,有助于调节情绪。
3.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或者75分钟高强度活动。运动能够促进体内内啡肽的分泌,改善情绪状态。
4.培养兴趣
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或尝试新爱好,例如绘画、音乐、阅读或园艺,这些都能帮助转移注意力,并增强对生活的热情。
5.建立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主动表达需求。加入一些社区活动或支持小组,通过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理解。
6.学习放松技巧
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放松技术,以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同时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7.心理治疗
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识别并调整负面思维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限制刺激性物质
减少酒精、咖啡因或其他可能影响情绪波动的物质摄入,这些物质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
需要警惕的是,轻度抑郁症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中度或重度抑郁。如果发现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自我调节未见明显效果,应尽早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