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熬夜容易导致身体水分代谢紊乱,从而影响脑部正常功能。建议早晨起床后立即饮用300-500毫升温水,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大脑供氧。全天都应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成人每日建议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
2.合理使用咖啡因
咖啡因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系统短时提高专注力和警觉性。研究表明,每次摄入50-200毫克咖啡因即可显著改善清醒度,相当于一杯普通浓度的咖啡或两杯绿茶。但需注意避免在下午5点后摄入,以免干扰晚间睡眠修复。
3.短时间午睡
午睡能够有效缓解睡眠不足造成的认知功能下降。建议控制午睡时间在15-30分钟内,以避免进入深度睡眠而引发“睡后惰性”。午睡的最佳时间段是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此时人体生物钟较自然低落,利于快速恢复精力。
4.进行适度有氧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至大脑的效率,从而提升精神状态。推荐20-30分钟的轻度运动,如散步或慢跑,强度以能正常说话但心率稍微加快为宜。
5.保证均衡饮食
睡眠不足会增加对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渴望,但这类食品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易疲劳。建议选择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维生素B族的食物,例如燕麦、鸡蛋和蔬菜。这些成分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并支持脑细胞代谢。
6.接触自然光线
自然光可以抑制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强清醒感。每天早晨花10-15分钟站在阳光下,不仅可以改善注意力,还能重设生物钟节律。
频繁熬夜会对大脑长期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包括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心理问题。调整生活作息,尽量减少熬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维持脑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