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表现包括:反复回忆事故情节、噩梦、强烈的不安全感以及警觉性增高。这些症状通常在事故发生后数天到数周内出现,但也可能延迟数月甚至更久。
2.研究表明,大约25%-33%的重大交通事故受害者会发展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反应,其中大部分在初期是急性应激反应。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且未得到缓解,则可能演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3.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可能对车祸的恐惧体验更加敏感。潜在症状可能表现为哭闹、拒绝乘车或出现与事故有关的游戏行为。
4.心理创伤的严重程度与事故的性质(如车祸的突发性、目睹他人的受伤或死亡等)、当事人的个性特质(如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支持度)密切相关。
5.治疗应激性心理创伤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暴露疗法以及眼动脱敏再处理技术。必要时,也可使用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剂来缓解症状。不过,早期的心理干预和充分的家人支持能够显著减少长期后遗症的发生率。
经历车祸后,尽早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