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调节
学习识别和接纳情绪:每天花5-10分钟记录自己的情绪,将愤怒、焦虑或悲伤具体化为语言,这有助于了解情绪来源并避免过度反应。
练习深呼吸或正念冥想:研究显示,正念训练可以减少30%-70%的负面情绪反应,帮助恢复平静。建议每天坚持10-15分钟冥想练习。
合理设立预期:将目标分解为小步骤,降低失败带来的压力感。
2.生理支持
保证良好的睡眠: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7-9小时高质量睡眠,不足睡眠可能导致大脑杏仁核过度活跃,使情绪波动加剧。
均衡饮食:摄取含丰富镁、B族维生素及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类、坚果、深海鱼,有助于神经系统稳定。
定期运动: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每周不少于150分钟,能够提高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缓解情绪波动。
3.行为干预
回避高压力环境:尽量减少与容易引发负面情绪的场景或人员接触,为自己创造安全空间。
主动培养兴趣爱好:音乐、绘画等活动能够转移注意力,提升积极情绪水平。
建立社交支持网络:与信任的人进行真诚沟通,研究表明,倾诉可使心理压力降低30%以上。
4.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情绪敏感问题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或者已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以排除潜在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或抑郁症,并根据建议选择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通过以上方法,可逐渐增强自身的情绪调控能力,同时有效缓解情绪敏感所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