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强迫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例如,一个人可能反复担心手上有细菌(强迫性思维),并因此不断洗手(强迫性行为)。这些症状通常会影响工作、学习及社会交往等日常生活。
2.药物治疗是强迫症的重要方法之一,最常用的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药物能够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从而缓解强迫症的症状。长期数据表明,约50%-60%的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3.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是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暴露与反应预防技术,适用范围广且疗效明确。具体做法是帮助患者接触引发强迫行为的情境,但不允许其执行强迫行为,从而逐渐减少症状。
4.如果药物和心理治疗无效,可以考虑其他干预措施,例如重复经颅磁刺激或脑深部电刺激,这些技术适用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
5.强迫症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压力,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减轻症状。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