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泌素分泌异常:胃泌素是一种由胃壁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用于刺激胃酸分泌。胃泌素分泌过多会促使胃酸大量产生,从而加速食物的消化和排空,导致胃部迅速感到空虚和饥饿。
2.血糖水平波动:血糖水平低下时,大脑会发出信号让人产生饥饿感。如果饮食含糖量过高,会引起血糖水平快速上升和下降,这种波动容易导致持续的饥饿感。
3.不良饮食习惯:摄入过多空热量食品(如糖类、精制碳水化合物)而缺乏蛋白质和纤维素的膳食结构,可能导致餐后很快再次感到饥饿。进食速度过快也可能使大脑未能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
4.心理因素:焦虑、压力或心情抑郁等心理状态可能影响食欲调节机制,导致进食需求增加,甚至出现暴饮暴食行为。
5.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代谢性疾病,也会引起食欲亢进和持续饥饿感。
应考虑这些因素对自身情况的影响,并在需要时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进一步评估,以便获得适当的建议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