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逐渐上升。通常情况下,男性在45岁以上、女性在55岁以上,患病风险较高。
2.家族史:如果有家族成员患有心血管疾病,那么个人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这种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人对胆固醇、血压等方面的控制能力。
3.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饮食的人群,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等问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吸烟与饮酒:吸烟是造成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而过量饮酒会影响心脏功能,这两者都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体重问题:肥胖不仅直接增加心脏负担,还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6.缺乏运动:缺少体育锻炼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使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
7.精神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心理因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8.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未得到良好控制,则更容易发展为心血管疾病。
对于易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早期识别并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增加体育锻炼等,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