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研究显示,约50-80%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该细菌被认为是引发胃黏膜炎症和进一步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2.C3期和肠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肠化生是一种病理过程,其中胃黏膜细胞逐渐转变为类似肠道细胞的结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此过程高度相关,因为该细菌会导致长期的慢性炎症,从而促进胃黏膜的改变。
3.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对于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检测,例如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测试以及内镜活检等,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根除治疗。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管理中,确定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关键步骤,因为其存在与否会影响后续的治疗策略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