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病因与诊断: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这种激素反应不敏感所致的疾病。怀孕期间,某些女性可能因为胎盘产生的酶分解抗利尿激素而出现一过性尿崩症。诊断常通过尿液和血液检查,包括尿比重、尿渗透压及血清钠浓度等指标。
2.药物治疗:对于孕期尿崩症,脱氨加压素是首选药物。这种合成抗利尿激素的使用被认为对胎儿相对安全,但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定期随访确保用药剂量适宜,并避免潜在副作用。
3.监测与评估:怀孕期间需密切监测尿量、饮水量及电解质水平。每日记录尿量和液体摄入量有助于识别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定期的产科检查也能及时发现是否对胎儿有任何潜在影响。
4.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维持充足但不过量的液体摄入以预防脱水,同时注意饮食中盐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酒精,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加重症状。
怀孕期间发生尿崩症需要特别关注和干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都应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母婴双方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