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评估感染风险:降钙素原是细菌感染的标志物。当数值升高时,尤其是在高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下,应首先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如肺炎、泌尿道感染或颅内感染等。
2.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感染源并评估感染严重程度。
3.抗生素治疗:若确认存在细菌感染,应及时启动抗生素治疗。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感染源、致病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性。经验性治疗可使用广谱抗生素,而后根据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4.监测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降钙素原水平及其他炎症指标,以判断感染控制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5.支持治疗:对于重症患者,除去抗感染治疗,还需提供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氧疗及营养支持等。
综合这些措施,通过有效管理降钙素原升高的病因,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