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发病机制:
开角型青光眼是因为前房角开放但排水功能受阻,导致眼压逐渐升高。这种类型通常发展较慢,患者常常在早期无明显症状。
闭角型青光眼则由于前房角突然关闭,导致眼压迅速升高。这种情况可以引起急性眼痛、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处理。
2.患病风险:
开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在家族中有青光眼病例者。
闭角型青光眼相对少见,但多发生于远视眼、高龄女性及亚洲人群。
3.视力损害:
开角型青光眼的视力损害通常较缓慢,容易被忽视,最终可能导致视野缩小及不可逆的视觉丧失。
闭角型青光眼如果不及时治疗,快速升高的眼压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视神经损伤,从而迅速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4.治疗和管理:
开角型青光眼主要通过药物、激光或手术降低眼压,以控制进展。
闭角型青光眼需要紧急处理,通常采用药物降眼压,随后进行激光或手术干预以防复发。
通过适当的筛查和及时的治疗,两种类型的青光眼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但由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对视力威胁更大,需要高度警惕和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