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常见原因:
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尤其是大肠杆菌。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疼痛以及尿液混浊等。
性传播感染: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可导致疼痛、分泌物异常及瘙痒。
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这些可引起瘙痒、异味和分泌物改变。
过敏反应或刺激:使用肥皂、洗液、避孕药具等不当会产生局部刺激。
2.检查与诊断:
尿液分析: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白细胞或红细胞。
培养试验:帮助识别具体病原体。
血液检查:评估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或其他相关指标。
影像学检查:在复杂病例中可能需要通过超声波等手段进一步检查。
3.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性感染,如尿路感染和某些性传播疾病。
抗真菌药物:针对霉菌感染。
局部护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4.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
多饮水,有助于冲刷膀胱和尿道。
性行为时采取保护措施,减少性传播感染风险。
一旦出现下体瘙痒和排尿疼痛,应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并根据专业建议进行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