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确认诊断:高血压的诊断通常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内多次测量血压,以确保不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暂时性升高。一般情况下,正常血压应低于120/80mmHg,高血压分为三个阶段:一级高血压(130-139/80-89mmHg),二级高血压(140-179/90-119mmHg),三级高血压(≥180/120mmHg)。
2.评估风险因素:查明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导致高血压或加重病情的风险因素,例如肥胖、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3.生活方式干预:改变生活方式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部分。建议减少盐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每天30分钟的步行;戒烟限酒。
4.定期监测血压:建立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以便跟踪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可以购买家用电子血压计进行自我监测,但需注意使用正确方法以确保读数准确。
5.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明显,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开具降压药物。药物种类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应遵从医嘱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和疗效。
早发现早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谨慎处理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定期复查并与医疗专业人员沟通,确保得到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