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胃息肉:胃息肉是指胃内壁上长出的异常突起物,可能为良性,也可能为恶性。其大小和数量可以通过胃镜检查确定。
2.轻度慢性胃炎:表现为胃黏膜的长期炎症,常导致胃部不适、恶心等症状。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饮食习惯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
3.活动性肠化:指胃黏膜的腺体部分被肠型上皮细胞取代,此过程称为肠化生。这种变化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慢性炎症条件下更为常见,是一种癌前病变。
4.萎缩:胃黏膜萎缩意味着胃黏膜层变薄,腺体减少,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这一情况会影响营养吸收,并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5.部分腺上皮变化:如果腺上皮出现异型增生,说明细胞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异常改变,这也是一种癌前状态。
综合起来,这些发现提示患者需要定期监控胃黏膜情况,及时治疗潜在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以降低发展为胃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