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会设计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以增强下肢肌力和协调性。包括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度练习、抗阻力训练等。这些练习有助于增加肌肉的耐力和力量,从而在行走时提供更好的支撑。
2.步态训练:利用平衡板、步态带或其他专用设备进行步态矫正训练。目的在于纠正异常步态模式,鼓励正确的膝盖伸展和稳定性。在合适条件下,可以使用行走器、拐杖等辅助设备以提高安全性。
3.电刺激疗法: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通过电流刺激相关神经和肌肉群,帮助其恢复功能。这种方法能够缓解肌肉痉挛,提高肌肉张力,对控制屈膝动作有积极作用。
4.药物治疗:若存在显著的肌肉痉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痉挛药物,如巴氯芬或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以放松过度紧张的肌肉。
5.矫形器具: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佩戴下肢矫形器(如踝足矫形器),帮助维持正确的下肢姿势,防止不必要的曲膝,并提供额外的支撑。
6.手术干预:对于严重的屈腿症状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外科手术,例如肌腱延长术或神经松解术,以改善功能。
针对偏瘫患者行走时屈腿的症状,需要综合运用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药物和矫形器等多种方法。定期随访和评估治疗效果是确保康复进程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