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症”。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脏腑功能、调理气血阴阳等达到稳定血糖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常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中药和中成药:
中草药1.黄芪-功效: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生肌。-作用机制:黄芪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帮助控制血糖。2.苦瓜-功效:清热解毒、补肾健脾、降糖。-作用机制: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3.地黄-功效: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作用机制:改善阴虚体质,有助于缓解糖尿病的口渴、多尿症状。4.枸杞子-功效:补肝肾、益精明目。-作用机制: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类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胰腺功能。5.山药-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作用机制:增强脾胃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6.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机制:其成分小檗碱有降糖作用,适用于湿热内蕴型糖尿病。中成药1.消渴丸-成分:黄芪、地黄、黄连等。-适应症:用于阴虚内热的消渴症,症见口渴多饮、尿频、体重减轻。2.玉泉丸-成分:生地黄、麦冬、天花粉、黄芩等。-适应症:用于肺胃热盛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尿量增多、口干舌燥。3.参芪降糖胶囊-成分:人参、黄芪、天花粉、苦瓜等。-适应症: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表现为乏力、气短、口干。4.葛根芩连片-成分:葛根、黄芩、黄连。-适应症:用于湿热内蕴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尿多、心烦易怒。其他常用中药-天花粉:清热生津,常用于口渴症状。-桑叶:清肺润燥,降血糖作用明显。-女贞子:补肝肾、降血糖。-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血管系统。注意事项-个体差异:中药治疗讲究辨证论治,不同体质和症状的患者应选择不同的中药。-配合治疗:中药治疗应配合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监测血糖:在使用中药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防止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正在服用西药治疗糖尿病,使用中药前应咨询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中医药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和有效。希望这些信息对有帮助!如果有更多的疑问或需要个性化的建议,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