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适用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2、磺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通过刺激胰岛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这类药物适用于胰岛功能部分保留的患者,但需注意低血糖的风险。
3、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等,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酶,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提高体内GLP-1浓度,从而增强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血糖水平。此类药物在低血糖风险方面表现较好。
4、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达到降糖效果。这类药物还有利于减重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5、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适用于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需要监测潜在的不良反应,如水潴留和体重增加。
6、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通过模拟肽类激素GLP-1的作用,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胃排空和食欲,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这类药物通常注射使用,适合肥胖或需要体重管理的患者。
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以及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