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生率:先天性血管瘤大约影响新生儿中的4%-5%。女孩较男孩更常见,比例约为3:1。
2.分类:先天性血管瘤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快速进展型(RICH),即胎儿期迅速增大但出生后几个月内自行消退;另一类是非快速进展型(NICH),即出生时即存在并且大小稳定,不会自发消退。
3.分布部位:最常见于头面部和颈部,占比约60%,其次是躯干和四肢。少数情况下可发生在内脏,如肝脏、脾脏等。
4.临床表现:多数先天性血管瘤在出生时即可见,表现为红色、蓝色或紫色斑块,有时伴随局部隆起。部分病例可引起功能障碍,如视力受损、呼吸困难等。
5.诊断方法: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有时需要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
6.治疗方式:大多数先天性血管瘤无需治疗,会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消退。对于引起严重症状或美观问题的血管瘤,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口服普萘洛尔)、激光治疗或外科手术。
先天性血管瘤虽然看起来令人担忧,但多数情况是良性的且具有自限性。观察和定期随访对于大多数患者是合适的管理方式。如果血管瘤引起严重症状或影响功能,应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