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

2024-10-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失眠症在中医诊断中主要通过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体质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1.心脾两虚型:此类失眠患者表现为睡眠浅短、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伴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治疗通常选用归脾汤等方剂,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2.心肾不交型:患者常见症状有入睡困难、夜间盗汗、头晕耳鸣,并伴有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中医治疗以六味地黄丸或天王补心丹为主,通过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的方法调理。

3.肝郁化火型:该类型失眠常见于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症状包括难以入睡、易怒烦躁、口苦咽干等。柴胡疏肝散或龙胆泻肝汤是常用的方剂,旨在疏肝解郁、清热泻火。

4.痰热内扰型: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胸闷痰多、入睡困难、头重如裹,同时还有恶心呕吐、口黏苔腻等症状。治疗重点在于化痰清热,可以使用温胆汤或黄连温胆汤。

5.瘀血阻滞型:这类失眠多与久病体弱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表现为睡眠浅、不易入睡、痛经或其他经络阻滞相关症状。血府逐瘀汤是常用方剂,目的是活血化瘀、通络安神。

通过以上辨证分型和相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状。但需要注意,中医治疗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调整,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