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磁共振成像(MRI):
MRI是诊断脊髓缺血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脊髓的解剖结构和任何异常。
使用对比剂的增强MRI能够更好地评估脊髓中的血液流动情况,帮助识别缺血区域。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扫描可以迅速提供脊柱和周围组织的详细图像,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椎间盘突出或肿瘤。
通过CT血管造影,可以评估脊髓供血动脉是否存在狭窄、阻塞等问题。
3.脊髓造影:
这是在脊髓周围注入造影剂,通过X光片观察造影剂在脊髓中的流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血管异常或压迫。
4.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可以用于评估脊柱主干动脉的血流情况,虽然在脊髓缺血的诊断中不如MRI和CT常用,但对于评估整体血流状态有一定帮助。
5.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排除感染、炎症等其他可能的病因,并评估全身健康状况,例如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等,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血液循环。
6.神经电生理检查:
包括肌电图(EMG)和诱发电位测试,这些检查可以评估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功能状态,对于判断损伤程度和恢复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脊髓缺血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及时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能够帮助确定缺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以便尽快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长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