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当发现肺结节增殖灶变大时,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高分辨率CT扫描,以更详细地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情况。这有助于确定结节的性质,是否存在恶性可能性。
2.临床随访与动态监测:定期随访是监测肺结节变化的重要手段。每3到6个月重复影像学检查,观察结节的生长速度和形态变化。如果结节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则需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可能。
3.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血液检查检测相关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等,可以辅助判断肺结节的性质。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4.必要时进行活检:如果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提示结节有恶性风险,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肺结节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5.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确认为良性病变,可能只需定期监测;若为恶性病变,则需根据病变类型、分期等因素选择手术、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肺结节增殖灶变大需高度关注,务必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全面评估和适当处理。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