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
尿路感染(UTI)是引起尿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细菌进入尿道并繁殖,引发炎症。
患者通常会出现排尿疼痛、尿频等症状。
及时服用抗生素,一般可以在数天内缓解症状。
2.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肌肉不自主收缩,引起突然的排尿需要。
常伴有夜间尿频。
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如减少咖啡因摄入)、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
3.饮水过量:
短时间内饮水过多会增加尿液生成,导致尿急。
建议均匀分配一天中的饮水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4.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下,身体通过排尿排出过多的葡萄糖,增加尿量。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合理控制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
5.心理因素:
焦虑或紧张时,会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频繁的排尿冲动。
放松练习、心理咨询可有效减轻症状。
6.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会增加尿量,引起尿急。
如怀疑药物为诱因,建议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7.妊娠:
孕期子宫对膀胱的压迫也可能引起尿急。
多较为正常现象,注意定期产检即可。
若出现持续或严重的尿急症状,应尽早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合理的科学饮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以及定期健康检查,可有效预防和缓解尿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