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因素
儿童夜间遗尿症通常是由于膀胱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大多数儿童会在5岁左右自然停止。
成年人可能由于膀胱容量小或尿道感染等问题引发夜间遗尿。
2.心理因素
焦虑和压力是导致夜间遗尿的常见心理因素。儿童在换环境、家庭矛盾或学业压力下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成年人的心理压力、焦虑或抑郁症状也可能导致夜间遗尿。
3.激素水平
一些研究表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可能是夜间遗尿的原因之一。ADH有助于减少夜间的尿液生成。
4.遗传因素
家族史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父母一方有夜间遗尿症史,其子女遗尿的概率较高。
5.生活习惯
睡前大量饮水或摄入含咖啡因、酒精的饮品会增加夜间尿量,从而引发遗尿。
针对夜间遗尿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1.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起床和就寝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降低夜间遗尿发生率。
2.控制饮食
睡前两小时避免大量饮水,尤其是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
3.行为训练
养成定时上厕所的习惯,尤其是在睡前排空膀胱。
4.心理辅导
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夜间遗尿,可通过心理辅导减轻焦虑和压力。
5.药物治疗
对某些病例,医生可能会推荐药物,如抗利尿激素(DDAVP)或膀胱松弛剂,以减少夜间尿液生成或增强膀胱容量。
6.使用辅助工具
夜间遗尿警报器可以在尿床开始时发出声音,从而帮助患者立即醒来,及时上厕所。
夜间遗尿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多因素引起的问题。通过正确的生活调节、行为训练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甚至治愈此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