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药物治疗:
溶栓治疗:在急性期3至4.5小时内,静脉溶栓药物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研究表明,约30%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是常用药物之一,可降低再次发生脑梗塞的风险。数据显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将复发率降低约25%。
抗凝治疗:对于存在心房颤动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能有效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脑梗塞发生率。
2.手术干预:
机械取栓术:在大血管闭塞的情况下,通过介入技术直接取出血栓是主要手段之一。研究显示,这种手术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效果最好,成功率超过80%。
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对于严重动脉狭窄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或放置支架可以改善血流供应,降低再发风险。
3.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早期开始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发生。研究指出,早期康复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率。
多学科团队协作: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共同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全面促进患者恢复。
综合以上治疗手段,脑梗塞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并改善预后。尽早识别和治疗脑梗塞,对于最佳治疗效果尤为重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控制血压、戒烟限酒、保持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也有助于预防脑梗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