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良好的睡眠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和起床。
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这些物质会干扰睡眠。
白天尽量多进行户外活动和锻炼,有助于促进夜间更深层次的睡眠。
2.优化睡眠环境:
确保卧室安静、黑暗且凉爽,温度保持在16-20摄氏度之间。
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以提高睡眠质量。
避免在卧室内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或电视,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入睡。
3.心理调节与放松技巧:
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深呼吸练习或听轻音乐,有助于降低体内压力水平。
如果因为担心或焦虑而难以入睡,可以尝试记录下困扰的问题,然后暂时放下,提高心理舒适感。
4.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晚餐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的餐点,晚餐时间尽量安排在就寝前2-3小时。
限制午后小憩时间,若必须小憩,应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
5.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长期失眠,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可能需要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或者药物治疗。
部分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多导睡眠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通过改善睡眠习惯、优化睡眠环境、进行心理调节以及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症状,恢复正常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