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诊断: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骨痛、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
影像学检查:
X线:初步筛查,显示骨质破坏或硬化区域。
骨扫描: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显示全身骨骼代谢活跃部位,有助于发现早期骨转移。
CT和MRI:提供更详细的骨结构和软组织信息,帮助确定肿瘤的范围和侵袭程度。
PET-CT:结合代谢和解剖图像,提高了转移灶的检测准确性。
病理学分析:通过穿刺活检获取骨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的病理学检查,确认恶性细胞的存在。
2.治疗:
药物治疗:
化疗:针对原发肿瘤类型选择特定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敏感性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使用抗激素药物控制病情。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使用特定药物靶向肿瘤细胞的独特基因或蛋白质标识,或者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
双膦酸盐和RANKL抑制剂:防止骨吸收,减轻骨痛,减少病理性骨折风险。
手术治疗:
病理性骨折固定术:修复和稳定受损骨骼,改善生活质量。
肿瘤切除:在可能的情况下,切除局部骨转移病灶,减少肿瘤负荷。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直接攻击骨转移灶,减轻疼痛,控制病情进展。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