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手术治疗:对于局限于肺门纵隔区域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切除。手术通常包括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同时可能需要清扫受累的纵隔淋巴结。
2.放射治疗:放疗是治疗肺门纵隔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用于术前缩小肿瘤、术后减少复发风险或作为无法手术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剂量范围为45-60Gy,分次给予。
3.化学治疗:化疗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使用,也可作为单一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紫杉类药物(如多西他赛、紫杉醇)以及其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方案通常每3-4周一个周期,总疗程6-8个周期。
4.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情况的靶向药物,如EGFR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ALK重排的克唑替尼等。该治疗方式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确定适用人群。
5.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如PD-1/PD-L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这种治疗方式通过恢复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来达到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往往可以提高疗效和生存率。在选择具体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能状态、心肺功能、肿瘤的具体类型及分期等因素。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