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心跳骤停:当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并且脉搏消失。这可能由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电击伤等原因导致。
2.呼吸停止:如果患者呼吸停止,但心脏仍在跳动,这种情况也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以确保氧气继续进入体内,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
3.严重窒息:例如食物或其他异物卡住呼吸道,导致患者无法呼吸,最终可能引发心跳骤停。此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异物,并进行心肺复苏。
4.溺水:溺水导致的缺氧会使患者呼吸和心跳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增加存活几率。
5.药物过量:有些药物过量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呼吸和心跳停顿,此时也必须进行心肺复苏。
6.突发严重创伤:例如严重车祸、坠落等事故造成的创伤,可能导致心跳和呼吸停止,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大幅提高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应定期学习和更新心肺复苏技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