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成像原理:
MRI:使用磁场和射频波,通过检测体内氢原子核的响应,生成高分辨率的软组织图像。
CT:利用X射线绕身体旋转拍摄多个断层影像,然后通过计算机重建三维图像。
2.适用范围:
MRI:特别适用于软组织成像,如脑、脊髓、肌肉、关节和韧带等结构的详细观察。
CT:在骨骼、肺部、腹腔器官以及紧急创伤诊断中表现出色,也可用于评估肿瘤和血管异常。
3.辐射暴露:
MRI:不使用电离辐射,因此对人体无辐射危害。
CT:涉及X射线,会有一定程度的辐射暴露,但现代技术已尽量降低剂量。
4.检查时间:
MRI:通常较长,可能需要30分钟到一个小时,有时更长。
CT:相对较快,一般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一次扫描。
5.图像质量:
MRI:提供卓越的软组织对比度,细节丰富,适用于复杂病变的精细观察。
CT:图像清晰且分辨率高,更适合骨骼和急性病情的快速评估。
6.禁忌症:
MRI:由于使用强磁场,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须谨慎。对闭孔恐惧症患者可能不适合。
CT:主要禁忌与过敏反应有关,例如碘对比剂过敏,但总体上禁忌较少。
MRI和CT各自有其独特的优点,选择何种检查方法应根据具体临床需求和患者情况决定。注重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做出更好的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