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来源与外观:
黄芩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长条形,表面有纵皱纹,颜色为棕黄色至黄色。
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呈不规则的片状或段状,表面淡黄色至黄褐色,有明显的根皮和裂隙。
2.主要成分:
黄芩含有黄芩苷、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黄芪富含多糖类、皂苷类等成分,主要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降血糖等作用。
3.药理作用:
黄芩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肝炎、高血压等疾病,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黄芪主要用于补气养血、固表止汗,常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贫血、糖尿病等疾病。
4.临床应用:
黄芩常被用作抗菌消炎药物,适用于热性病症如发热、咽喉肿痛、湿热泻痢等。
黄芪多用于补益中药处方,适用于气虚乏力、自汗盗汗、久病体虚等症状。
虽然黄芩与黄芪名字相似,但它们的药用价值、应用领域和服用方法各不相同。在使用之前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药材,不可随意替代。同时,任何中药的使用都应咨询专业医师,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