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因:
泌尿系统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感染可发生在尿道、膀胱、输尿管或肾脏。
肾炎:多由免疫反应异常导致,可由感染、药物、毒素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其主要特征是肾小球或肾间质的炎症。
2.受影响的部位:
泌尿系统感染:包括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影响尿道和膀胱,而上尿路感染则会影响到肾脏。
肾炎:主要影响肾脏内部的肾小球或肾间质,不涉及整个泌尿系统。
3.主要症状:
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疼痛、下腹部或背部疼痛,有时伴有发热和血尿。
肾炎:症状包括高血压、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尿液中泡沫增多(蛋白尿),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和肾功能下降。
4.诊断方法:
泌尿系统感染:通过尿液分析和尿培养来确诊,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肾炎:通过尿液和血液检查,肾功能评估以及肾活检等手段进行诊断。
5.治疗方式: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类型选择适当的药物。
肾炎:治疗更为复杂,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和控制高血压的药物。某些情况下还需要透析治疗。
尽早正确诊断和治疗这两种疾病至关重要,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和长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