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研究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每降低1毫摩尔/升,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3%。这是因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帮助运输多余的胆固醇回肝脏进行代谢,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几率。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时,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硬化,增加中风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数据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1.0毫摩尔/升的男性和低于1.3毫摩尔/升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功能,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的人群发生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可能性更高,这些因素同样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确实对心血管健康存在显著不利影响,应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以及控制体重等措施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