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生理性远视是正常的发育过程
儿童在婴幼儿时期,本身体结构尚未完全发育,眼轴较短,导致多数儿童天生有一定程度的远视。6岁时,若远视度数在+150至+250度之间,且没有其他视功能问题(如斜视、弱视),通常被认为属于正常范围,无需特殊干预。
2.高于正常范围的远视需关注
若远视度数超过+300度,可能导致视觉发育异常,甚至形成弱视或者斜视。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医学验光确认具体度数,并根据医生建议配戴合适的远视矫正眼镜,帮助改善聚焦功能,促进视力发育。
3.症状与需要干预的信号
如果儿童表现为频繁揉眼、眯眼、注意力不集中、看东西容易疲劳或出现斜视,说明远视可能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这些情况提示需要详细眼科检查,通过验光明确屈光状态,判断是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或接受进一步治疗。
4.定期视力检查的重要性
6岁的儿童处于视觉发育关键阶段,每年需进行一次规范的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如果远视度数下降幅度缓慢或持续偏高,也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干预方案。
5.避免过度近距离用眼
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阅读或绘画等近距离活动,会增加调节负担,不利于视觉功能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例如每20-30分钟的近距离用眼后休息5-10分钟,多户外活动有助于眼球健康发育。
在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合理干预远视问题能有效避免后续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前往眼科进行专业评估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