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定义和病因
混合痔是由肛垫组织异常肥大或移位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同时存在于齿线以上和以下的内痔与外痔。主要诱因包括便秘、长期腹泻、不良排便习惯等。
肛瘘是指肛腺感染后形成的瘘管,一般由于肛周脓肿未完全治愈或反复发作所致。其病理表现为肛管和皮肤之间出现不正常的通道。
2.症状差异
混合痔的主要症状是周期性无痛性便血,颜色多为鲜红色,可伴有痔核脱出。如果痔核嵌顿,会引起剧烈疼痛。
肛瘘的典型症状是肛周部位的流脓或分泌物增多,伴随局部皮肤瘙痒和刺痛,严重者可能出现肿胀、发热等全身症状。
3.检查特点
混合痔在体检时通过肛门镜可以观察到齿线以上和以下的痔核,同时触诊可能感受到柔软的肿块,轻按可能有疼痛。
肛瘘通过检查通常可以发现外口,并触摸到瘘管走向,通过探针检查或注射染料可确定瘘管的复杂程度。
4.治疗方法
混合痔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如温水坐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痔环切术、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具体选择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
肛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瘘管切开术、高位肛瘘挂线术等,以彻底清除病灶并减少复发风险。
混合痔以出血和痔核脱出为主,而肛瘘则以局部化脓和流脓为主要表现,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适当的检查和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