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针灸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月经期间,女性体内的气血变化较大,某些穴位的刺激可能会影响经血的流量和月经周期。
2.来月经时进行针灸通常建议避开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以免引起痛经或经血过多。常用的合适穴位包括手三里、内关等,这些部位有助于缓解月经期间的部分症状,如腹痛和情绪波动。
3.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对一些月经相关问题如痛经和经前综合症有显著疗效。一项包含200名女性的研究显示,接受针灸治疗的痛经患者中有75%的痛感明显减轻。针灸还可改善月经不调情况。
4.来月经时进行针灸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安全,确保使用的针具为一次性无菌针,避免感染风险。同时,选择有资质的专业针灸师进行操作,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在月经期间进行针灸可以有效缓解某些月经相关症状,但需谨慎选择穴位和操作方式,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