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颈椎病等。动脉硬化使动脉壁变厚、变硬,血流受阻,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高血压则可能引起动脉壁损伤,进而影响血液供应。同样,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也会影响血液流向大脑。颈椎病可通过压迫椎动脉,减少对大脑的供血量。
2.临床上,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多样。头晕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占患者总数的60%-70%。这一症状常在突然转头或站立时出现,并可伴有短暂的视力模糊或黑朦。头痛是另一常见症状,这种头痛通常为持续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偏头痛。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常见表现,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这些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有些患者可能会有耳鸣、肢体麻木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
3.为了预防和治疗脑供血不足,建议采取一系列健康生活方式和医疗干预措施。应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分的摄入,增加果蔬、粗粮的比例。定期进行适量运动,如每天30分钟的快走,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控制体重和血压也是关键,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血压应控制在120/80mmHg左右。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过量饮酒对血管造成的损害。若已确诊为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治疗,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相关疾病,有助于减少脑供血不足的发生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