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萎缩:
脑萎缩是指大脑组织的体积减少,通常与年龄增长、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疾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一般为4-8年,但也有一些病例可达到20年以上。
脑萎缩的进展速度因人而异,定期检查和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病程。
2.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指脑动脉出现硬化和狭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它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增加中风风险。
早期发现和干预(如控制血压、血糖、胆固醇水平)能够显著降低中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中风后的恢复情况对生存期影响较大,有些患者可长期存活,但可能需要护理和辅助生活。
3.综合因素:
生活方式:饮食健康、适度运动、不吸烟和限酒有助于减缓病情恶化。
药物治疗:使用抗痴呆药物、降压药、降脂药等能改善症状和延缓病程。
定期检查:通过定期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尽管脑萎缩和脑动脉硬化会对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许多患者能够维持较长的生存期,同时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