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结肠炎怎么诊断

2024-11-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方法:

1.临床表现:

腹痛:多为左下腹痛,可能伴有痉挛性疼痛。

血便或排便习惯改变:不少患者会出现血便,伴随排便频率增多或便秘的症状。

发热与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

生化指标: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组织缺氧。

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急性炎症反应。

3.影像学检查:

腹部CT扫描:可以帮助确定结肠缺血的范围和程度,显示肠壁增厚、水肿及气体积聚等特征。

动脉CT或磁共振血管造影:用于评估肠系膜动脉的通畅情况,寻找潜在的供血障碍。

4.内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通过直接观察结肠黏膜,可以看到缺血性结肠炎的典型病变,如黏膜发白、溃疡形成和出血点,有助于确定诊断。

活检:在内镜检查中取样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组织缺血和坏死的程度。

5.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用于评估肠管的形态和运动情况,但敏感性相对较低。

综合这些检查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在实际操作中,临床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手段,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延误病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