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识别感染:术后高热常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应进行血液检查、伤口分泌物培养等,以明确病原体。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增高说明存在炎症反应。
伤口分泌物培养:帮助确定致病菌种类及药敏结果。
2.使用抗生素:根据感染源及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经验性抗生素:在未明确病原体前,可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或喹诺酮类。
靶向治疗: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以针对特定病原体。
3.抗炎治疗:如无禁忌症,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类固醇来控制炎症反应。
NSAIDs:如布洛芬,每次200-400毫克,每日三次。
类固醇: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对症处理: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舒适度。
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每次500毫克,每日不超过四次。
补液:防止脱水,建议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5.监测病情:密切观察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持续高热:若高热持续不退,应考虑其他可能并发症如深部感染或败血症。
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做相应的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腹股沟疝术后高热通常由感染引起,需综合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及对症处理,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