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及处方

2025-02-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脂肪肝在中医领域通常被视为痰湿内阻、肝郁脾虚等证型。通过辨证施治,常采用疏肝理气、化痰利湿、健脾益气的方法进行调理。

1.痰湿内阻型:

症状:表现为肝区闷痛、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

处方:可选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药物包括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藿香、厚朴等,以化痰除湿。

2.肝郁脾虚型:

症状:常见心烦易怒、胸胁胀满、食后腹胀、乏力等。

处方: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联合应用,主要药物有柴胡、白芍、当归、白术、党参、茯苓、炙甘草等,旨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3.湿热蕴结型:

症状:特点为口苦口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

处方:龙胆泻肝汤可以作为参考,包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等,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4.血瘀阻络型:

症状:可能出现肝区刺痛、面色晦暗、舌紫暗或有瘀点。

处方:可使用血府逐瘀汤,方中含有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等,活血化瘀效果显著。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调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方案设计是重要原则。调节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对于脂肪肝的控制也不可忽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