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发性硬化症,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肌肉无法正常工作。
肌肉病变:如肌营养不良症,直接作用于肌肉组织,使肌肉逐渐丧失功能。
代谢障碍:某些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肌肉的健康状态。
2.营养不良与消耗性疾病
蛋白质、维生素D以及钾、镁等矿物质缺乏,可能导致肌肉质量的下降。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等,也会导致身体大幅度消耗肌肉。
3.减少活动量
长期卧床或不活动状态下,肌肉由于缺乏刺激而开始衰退。
老年人或有运动限制的人群尤为常见。
肌肉塌陷反映出机体内部潜在的健康问题,早期发现可以帮助及早干预,减缓或逆转肌肉损伤。保持适当的营养摄入和规律的锻炼是维护肌肉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