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褪黑素:通常建议在晚上服用,帮助调整生物钟,尤其适用于因时差或班次工作导致的睡眠问题。常见的剂量为0.5毫克到5毫克,根据个体反应可进行调整。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主要用于短期失眠的治疗,这些药物通常作用于大脑的特定受体,促进睡眠。但需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如白天嗜睡、头晕等。
3.抗抑郁药:某些低剂量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也可用于改善睡眠质量,特别是在伴随抑郁症状的情况下。这些药物会影响神经递质的水平,进而影响睡眠模式。
4.草本补充剂:如缬草根、甘菊茶等,被认为具有镇静作用,但其效果因人而异,且科学证据有限。
在选择药物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因为长期依赖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及其他健康风险。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如固定的作息时间、睡前放松活动,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措施。